蝸輪蝸桿減速機蝸輪齒面疲勞點蝕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1)制造或裝配誤差太大,使齒面初始接觸跡位置偏離接觸跡位置較多或出現(xiàn)偏載,經跑合后仍不能合嚙合面**的貼合,使實際應力超過許用值。
2)未經跑合或跑合不充分,就進行滿負荷運行,或長期超負荷運行。
3)輪齒的硬度偏低,熱處理質量差。
4 )潤滑油選用不合理,影響了油膜的形成。雖然圓弧齒蝸輪減速機的綜合曲率半徑大,接觸強度較高,但若安裝,跑合,使用不當時,也可能產生齒面疲勞點蝕。
次之就是在使用蝸輪減速機的初期或在跑合過程中,由于齒面的粗糙凸起部分的應力較大或在圓弧蝸輪由點接觸向面接觸擴展過程中的接觸應力超過齒面的疲勞**會產生早期的疲勞點蝕。但隨著跑合或運行時間增加,齒面接觸面積擴大,接觸應力減小,點蝕不再擴大。這種點蝕稱為非進展性點蝕,它不影響齒輪傳動的正常運轉,并可能隨齒面的跑合磨損而消失。圓弧齒蝸輪減速機蝸輪傳動是點嚙合傳動,齒面所承受的載荷集中在有限寬度的瞬時接觸區(qū)上,彎曲應力較大。當制造質量較好,齒輪材料適中,以經過充分的跑合后再承載運行時,圓弧齒輪的輪齒多數是由于疲勞折斷而失效。當重合度較小時,在嚙合過程中,齒寬中部同時工作的瞬時接觸點數和瞬時嚙合齒對數*少,應力較大,故常發(fā)生輪齒折斷。當重合度尾數較小時,齒端也有較大應力,斷口可能延伸到輪齒端部。另外,當材料或執(zhí)處理有缺陷,或齒輪有其他損傷如點蝕,膠合等,或有嚴重的過載或沖擊,也可能引起輪齒的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