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肥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7人妖

廣告招募

當前位置:全球制造網 > 技術中心 > 所有分類

失效分析現場直擊——船用艉軸斷裂失效分析

2023年03月10日 14:46:30      來源:安慶永益機械有限公司 >> 進入該公司展臺      閱讀量:8

分享:

失效分析現場直擊——船用艉軸斷裂失效分析

2019-07-21
  船用艉軸為軸系的最后端,其尾部與螺旋槳連接,用于傳遞扭矩和承受推力。某漁輪在海上行駛5a(年)左右,艉軸突然斷裂,其材料為35鋼,直徑為290mm,長度為4420mm,質量為2491kg,鍛造成型后經正火+回火處理。為查明該船用艉軸斷裂原因,對其進行了檢驗和分析。
理化檢驗
  宏觀分析
圖1 斷裂艉軸宏觀形貌
  艉軸剛斷裂時的形貌如圖1所示,可見艉軸外部包有合金鋼軸套,經檢查合金鋼軸套外表面基本無銹蝕,其與艉軸外緣接觸處腐蝕嚴重。
  艉軸斷裂面中部(圖1中B處)表面凹凸不平,有金屬光澤,未見被氧化的跡象;其余斷裂面(圖1中A處)的表面較平整光滑,沒有金屬光澤,存在被氧化的跡象。
圖2 艉軸斷口宏觀形貌
  為方便取出艉軸,在其斷口上焊接一吊耳,如圖2所示。斷口宏觀形貌顯示:該艉軸斷口部分區(qū)域有較光滑平坦的裂紋擴展區(qū),可以觀察到貝紋線(圖2中a區(qū)域);斷口大部分區(qū)域為較粗糙的瞬斷區(qū)。根據斷口宏觀形貌特征可以確定,該艉軸斷裂性質為疲勞斷裂;根據疲勞裂紋擴展規(guī)律可以確定,疲勞裂紋源位于圖2中的a區(qū)域。
  化學成分分析
表1 艉軸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使用德國Bruker公司Q8 MAGELLAN直讀光譜分析儀對斷裂艉軸進行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
  結果表明,該艉軸材料的化學成分滿足中國船級社«材料與焊接規(guī)范»(2006)和GB/T699-2015«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技術要求。經計算,該艉軸材料的碳當量為0.52%。
力學性能試驗
表2 艉軸的力學性能
  在斷裂艉軸1/4處取縱向拉伸試樣和沖擊試樣,分別進行室溫拉伸和夏比沖擊試驗,結果見表2。
  可見斷裂艉軸的各項力學性能也符合中國船級社«材料與焊接規(guī)范»(2006)和GB/T699-2015的技術要求。
  金相檢驗
圖3 裂紋顯微形貌
  在艉軸斷口邊緣處(a區(qū)域)取樣,磨制金相試樣后采用蔡司Imager.M2M金相顯微鏡進行金相分析。
圖4 裂紋內氧化物形貌
  觀察發(fā)現有大量裂紋,裂紋均從艉軸外緣向軸心擴展,且前端較尖銳,尾部較鈍,裂紋尺寸約2.5mm,裂紋內部有淺灰色的氧化物,見圖3~4。
圖5 裂紋處顯微組織形貌
圖6 基體顯微組織形貌
  艉軸顯微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裂紋兩側未見明顯脫碳,見圖5~6。
  斷口形貌及微區(qū)成分分析
圖7 艉軸斷口SEM形貌
圖8 裂紋內腐蝕產物SEM形貌
圖9 斷口表面腐蝕產物EDS譜
  采用蔡司Sigma場發(fā)射掃描電鏡(SEM)對艉軸斷口形貌進行觀察,發(fā)現該艉軸腐蝕層表面有大量微觀裂紋,見圖7。采用牛津INCA250能譜儀(EDS)對斷口表面腐蝕產物(圖7)及裂紋內腐蝕產物(圖8)進行能譜分析,結果見圖9。
  可見腐蝕產物中除鐵主峰線外,還可見氧、氯等峰線,表明腐蝕產物主要為含氯、氧的化合物。
  綜合分析
  由化學成分分析、力學性能試驗結果可以看出,該斷裂艉軸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均符合中國船級社«材料與焊接規(guī)范»(2006)和GB/T699-2015技術要求,可排除材料因素引起艉軸斷裂的可能。
  由金相檢驗結果可以看出:艉軸顯微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組織正常,未見異常正火態(tài)組織,可排除熱處理因素引起艉軸斷裂的可能。艉軸邊緣處有大量裂紋,且裂紋兩側無明顯脫碳,說明裂紋是在使用過程中逐漸產生并擴展的。
  根據斷口宏觀形貌分析結果可以確定,該尾軸斷裂性質為疲勞斷裂;根據邊緣裂紋形貌分析和腐蝕產物成分分析結果可確定,艉軸發(fā)生了電偶腐蝕;由此可推斷艉軸斷裂為電偶腐蝕疲勞所致。由于軸套材料為合金鋼,艉軸材料為碳鋼,兩者具有不同的電位,當兩者組合浸入海水(海水為電解質)時,會產生電池效應,發(fā)生電偶腐蝕,在兩金屬接觸邊緣區(qū)域,電位較低的35碳鋼快速腐蝕,而電位較高的合金鋼軸套則減緩腐蝕。電偶腐蝕一旦產生,各區(qū)域在一定的條件下會發(fā)生不同模式的腐蝕,有金屬全面腐蝕,有點腐蝕(深入后成為微裂紋)。
  艉軸在服役狀態(tài)下,所承受的交變應力會加速微裂紋的擴展,當艉軸剩余截面所承受的應力大于材料本身的強度時,便會發(fā)生斷裂失效。
  結語及建議
  該船用艉軸斷裂為電偶腐蝕疲勞所致。采用大陽極、小陰極,或者對于不同電位的金屬連接件進行一定的防護處理,可減少此類事件的發(fā)生。
選自:《理化檢驗—物理分冊》Vol.542018.10
作者:侯帥帥,工程師,青島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全球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全球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全球制造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企業(yè)發(fā)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guī)遭投訴的,一律由發(fā)布企業(yè)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3.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4.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