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選用問題致發(fā)動機燒瓦原因分析
2019-02-14 李宏
(托克遜縣農牧業(yè)機械化技術學校)
摘 要:發(fā)動機燒瓦是常見故障,導致發(fā)動機燒瓦的主要原因是機油選用不當和使用維護不當,著重對潤滑油的品質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機油選用;發(fā)動機燒瓦;原因分析
發(fā)動機潤滑中,軸瓦的潤滑是很重要的。然而,若對潤滑油選用不當,并在運行中忽視保養(yǎng)工作,常常出現燒瓦或加速磨損現象。燒瓦就是發(fā)動機曲軸軸承與連桿軸承的瓦片摩擦表面溫度過高,使瓦片合金熔化脫落。燒瓦時,柴油機突然運轉吃力并冒黑煙,嚴重時柴油機熄火,咬死,手搖曲軸轉不動。燒瓦不但使軸瓦損壞,也引起軸頸擦傷,曲軸、連桿和機體變形,柴油機失去工作能力。在調研中發(fā)現,柴油機燒瓦故障是多發(fā)故障。為什么會燒瓦,應如何預防,本文著重對潤滑油的品質進行了探討。
1 燒瓦的原因分析
軸瓦的損壞主要由下面四種異常磨損造成,即腐蝕磨損、疲勞磨損、磨料磨損和粘著磨損。“燒瓦”是一種破壞性的粘著磨損,常常由于潤滑油供應不足而引起。在發(fā)動機高速重負荷運行情況下,因油溫升高,軸承過熱,潤滑油黏度降低,油膜強度下降,油膜變薄,以致斷裂,從而出現半流體摩擦、邊界摩擦,乃至干摩擦,導致兩摩擦面微觀直接接觸,產生局部的燒著和熔著,生成粘著燒結現象,稱之“燒瓦”。其具體成因有如下幾方面:
1.1潤滑油的質量等級和黏度牌號選用不當
國產車用柴油機機油牌號常用:CA,CB,CC,CD,CE,CF,CG表示質量等級,其中個字母C表示柴油機用油,第二個字母A,B,C,D,E,F,G表示潤滑油的質量等級,級別越向后,油品質越高。機油黏度共有0W、5W、10W、15W、20W、25W等級別。
不同字母表示不同黏度級別,字母越向后,黏度級別越高。冬季寒冷地區(qū)(我國東北和西北地區(qū)),應選用黏度小的潤滑油。有些機手在選用機油時,不注意機油牌號和黏度標識,隨意使用。若柴油機選用汽油機機油,就會加速軸瓦磨損。因為汽油機機油含添加劑的比例比柴油機機油少。在氣溫較高的地區(qū),使用多年的汽車、拖拉機,軸瓦間隙較大,應選用黏度較高的機油,若選用低黏度機油,在夏天重負荷作業(yè)時,容易造成燒瓦,或加速軸瓦的磨損。進口拖拉機或新的國產大馬力拖拉機,廠家要求使用質量檔次較高的機油,若選用普通機油也會造成早期燒瓦。
1.2長期使用劣化變質的機油
目前,很多機手不按規(guī)定的期限將油底殼舊機油換掉,而是只加不換,有的甚至1~2年仍不換,對機油濾芯則很少清洗,很多濾芯已破爛或膠結硬化不起過濾作用,污穢的機油通過安全閥直接潤滑軸瓦,在軸瓦上難以形成良好的油膜,加速軸瓦磨損或燒瓦。
1.3柴油機超負荷工作
好多拖拉機手為了多掙錢,不注意機車的額定載重量,將貨車廂加高加長加寬,有的機車實際裝載大于額定裝載量一倍多。發(fā)動機因長期超負荷作業(yè),發(fā)動機溫度高、轉速低,軸瓦的承載力增加,機油泵供油量相應減少,加之機油在高溫下黏度降低,更容易造成燒瓦。
1.4平時不保養(yǎng)不修理
拖拉機使用過程中不注重保養(yǎng)的現象很普遍,不定期更換機油,不清洗機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對發(fā)動機異響、冒煙現象不重視,認為只要機器能轉,就不必維修。導致軸瓦磨損嚴重,機油壓力過低,不能形成連續(xù)油膜,出現半干摩擦或干摩擦狀態(tài)而燒瓦。
2 延長軸瓦使用期限和預防燒瓦的措施
2.1合理選用潤滑油
根據柴油機使用時間長短和運動副磨損情況選油,新柴油機應選用黏度小些的潤滑油;而使用時間較長,磨損較大的(間隙增大)柴油機,則可選用黏度較大的潤滑油;負荷大的柴油機也應選用黏度稍大的機油。
2.2按期更換舊機油
?。?)按機器制造廠產品說明書注明的使用機油級別、牌號和推薦換油周期進行。換油時應將舊油放盡,使用過的機油由于高溫氧化,已經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黑色油泥以及水分和雜質。它們不僅對發(fā)動機造成損傷,也會污染新加入的機油,影響使用性能。
?。?)根據發(fā)動機工作情況,隨時檢查舊機油污穢老化程度,決定提早或延遲更換。在沒有理化試驗設備的情況下,常用如下簡易方法分析:①外觀、氣味和手捻搓感覺檢查。從發(fā)動機油底殼取機油油樣放試管中,與新油對比,如果呈現不透明的褐色或土黃色,表示被水污染嚴重。機油氣味異常是機油污染的象征,機油高溫氧化,具有“灼燒”或刺激的氣味;機油被柴油嚴重稀釋會出現燃油氣味。手捻搓感覺法:手指蘸一點機油尺上的機油,用大拇指與食指反復研磨,手感磨屑少、無摩擦感、有舒緩的潤滑性為好。②油滴斑點試驗。在白色濾紙上滴上已用潤滑油并與新機油比較,如中心黑點(沉淀區(qū))較大,呈黑褐色且均勻無顆粒,表明潤滑油已變質該換;如中間黑點較小而色較淺,四周的黃色潤色(擴散區(qū))較大,表明潤滑油仍可繼續(xù)使用。如果中間黑點與四周的黃色浸潤痕跡的邊界不很明顯,則表明添加劑未失效;如邊界清晰,表明添加劑已耗完,該換油。
(3)油底殼機油量應控制在機油尺的上下刻度線內,不能過多或過少。如果加入的潤滑油油量過多,發(fā)動機內部機件運行阻力增大,造成不必要的功率損失。而且過量的潤滑油會竄入燃燒室,造成發(fā)動機燒機油,尾氣排放超標、冒藍煙,機油消耗量明顯增大,發(fā)動機內部積碳增多,甚至導致早燃、爆震、拉缸,嚴重損害發(fā)動機。
來源:《農機使用與維修》201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