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全球制造網(wǎng) > 技術中心 > 所有分類
白鎢礦礦物加工工藝主要有重選和浮選兩種,但隨著白鎢礦資源的不斷開發(fā),易選和稟賦較好的白鎢礦資源不斷減少,“貧、細、雜”型白鎢礦成為主 要加工對象。江西某鎢礦山礦石中主要有價金屬為鎢、銅等,其中鎢主要以白鎢礦形式存在,含有少量黑鎢礦,其中白鎢占75%左右,黑鎢占25%左右,WO品 位0.198%,Cu品位0.14%,屬于低品位多金屬復雜難選礦。鎢主要呈浸染狀分布于石英、云母等脈石中,白鎢主要嵌布粒度 0.038~1.35mm,黑鎢主要嵌布粒度0.01~0.3mm,礦石中鎢的嵌布粒度細。在當前經(jīng)濟新常態(tài)下,利用傳統(tǒng)浮選工藝較難實現(xiàn)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 益。根據(jù)礦石性質,利用跳汰機進行預先拋廢以提高入選礦石品位,再進行浮選回收,通過大量試驗研究,確定了合理的工藝參數(shù),最終取得了較理想的工藝指標;同時,磨礦、藥劑、環(huán)保等成本均相應下降,對該礦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具有現(xiàn)實經(jīng)濟效益。
礦石主要為浸染狀構造,其他還有脈狀構造、塊狀構造、斑點構造等。白鎢礦、黑鎢礦、黃銅礦主要以浸染狀分布于石英、云母中;少量黃銅礦呈脈狀、 斑點狀不均勻分布于石英云母中。白鎢礦嵌布粒度較粗,以粗中粒為主;黑鎢礦嵌布粒度較細,以細微粒為主;黃銅礦以中細粒為主。銅礦物主要為硫化礦,伴生少 量氧化礦。礦石性質決定此礦中有價金屬鎢較難回收,尤其是黑鎢的回收。
研究試驗采用兩室旁動隔膜跳汰機,跳汰機單室有效面積為200mm×300mm。經(jīng)過給料粒度、沖程、沖次和介質等條件試驗,確定選擇-2mm 粒級作為一段跳汰拋廢粒度,跳汰機沖程8.3mm,沖次340r/min,給礦速度1.88kg/min,礦漿濃度20%,床石為1/3鋼球和2/3鋯 石,床石厚度45mm,篩下水量0.84m³/h,篩上水量0.26m³/h。根據(jù)上述工藝參數(shù)進行一段跳汰拋廢試驗。#p#分頁標題#e#
試驗結果表明,跳汰可預先掃除45.24%的尾礦,其品位僅為0.028%,WO損失率為6.58%,精礦品位0.358%,富集比為 1.87,回收率達84.29%,試驗指標較理想。在一段跳汰拋廢的基礎上,進行了二段跳汰拋廢試驗。所用原礦為一段跳汰拋廢所得粗精礦。通過大量條件試 驗,確定二段拋廢粒度為-0.6mm,沖程5mm,沖次320r/min,給礦速度1.33kg/min,礦漿濃度20%,床石為2/3硅酸鋯和1/3鋼 球,床石厚度45mm,篩下水量0.84m³/h,篩上水量0.26m³/h。根據(jù)上述工藝參數(shù)進行二段跳汰拋廢試驗。試驗結果表明,二段跳汰拋廢尾礦品 位可降至0.03%左右,拋廢產率接近35%,尾礦損失率約3%。二段跳汰拋廢在試驗上是可實現(xiàn)的,經(jīng)濟價值較可觀。
由試驗結果可見,跳汰精礦合計品位0.447%,富集比2.27,產率40.32%,回收率91.37%;跳汰拋掉的總尾礦產率達 59.68%,總尾礦WO3品位0.029%,損失率僅8.634%。試驗達到了較好的技術指標。該礦原采用常溫粗選加溫精選浮選流程,即濃縮常溫粗選粗 精礦后,在濃縮粗精礦中添加大量Na2SiO3,經(jīng)長時間高溫強烈攪拌,利用礦物間表面吸附的捕收劑膜解析速度的不同,提高抑制效果,然后稀釋,再常溫精 選。
根據(jù)該礦現(xiàn)場生產工藝參數(shù),并結合工藝礦物學研究成果,對跳汰精礦產品進行了常溫粗選-加溫精選條件試驗,確定了浮選工藝數(shù)據(jù),并取得了較 理想的試驗指標。跳汰精礦通過常溫粗選-加溫精選工藝可獲得WO品位為65.48%的白鎢精礦,作業(yè)回收率82.78%,全流程WO3回收率達 75.63%。
根據(jù)礦石的物理特性,利用跳汰機對原礦進行預先拋廢,通過二次連續(xù)跳汰拋廢,合計拋廢率為60%,跳汰尾礦WO3品位0.029%,跳汰精礦 WO3品位0.447%,富集比為2.27,提高了原礦入選品位,大大降低了浮選處理量。跳汰精礦通過常溫粗選-加溫精選工藝可獲得WO3品位為 65.48%的白鎢精礦,作業(yè)回收率82.78%,全流程WO3回收率達75.63%。#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