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全球制造網(wǎng) > 技術中心 > 所有分類
隨著燒結時間的延長,總孔隙數(shù)量減少,而孔隙平均尺寸增大;小孔隙消失,而大于一定臨界尺寸的孔隙長大并合并。燒結溫度越高,孔隙消失的過程也就越快。在燒結后期,有些孔隙已大大超過原來的尺寸,而且在接近燒結體表面形成無孔的致密層。
孔隙是阻止晶界移動,和晶粒長大的主要障礙,燒結時,晶界上如有孔隙,晶界長度(實際為晶界表面積)減小,晶界移動到無孔的新位置去,就要增加晶界面和界面自由能,所以晶界移動困難。特別是大孔隙,靠擴散很難消失,常常殘留在燒結后的晶界上,造成對晶界的釘扎作用。
但是,晶界一般是彎曲的,曲率越大,晶界總長度也越大。晶界就像崩緊的弦一樣,力求伸展變直,以求降低晶界總能量,造成晶界向曲率中心方向移動的趨勢。因此,某些曲率較大的晶界,有可能掙脫孔隙的束縛而移動,這就使的晶界曲率減小。在晶界增大的過程中,那些小孔隙被晶界吸收而消失;但對于那些大的孔隙難以吸叫和擴散,因此,燒結后期孔隙的殘留大都分布在距離晶界較遠的晶粒內部。
在燒結的中期,還原鐵粉燒結體中小的孔隙消失,大的孔隙被困在晶粒的內部,燒結體尺寸收縮,密度增高;在燒結的后期,孔隙和燒結體的尺寸和密度的基本不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