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生用品消毒液病毒滅活效果試驗是驗證消毒液對病毒滅活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試驗驗證消毒液對病毒的滅活效果,確保其在實際應用中能夠有效殺滅或去除病毒,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同時,具有良好病毒滅活效果的消毒液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健康和安全的需求,此外,試驗結果還可以為相關標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jù),推動行業(yè)標準的完善和提升。
病毒選擇:根據(jù)消毒液的應用場景(如醫(yī)療、家庭、公共場所),選擇代表性病毒(如流感病毒、冠狀病毒、腸道病毒等),需優(yōu)先考慮高致病性、高傳染性或標準化的病毒株(如SARS-CoV-2替代病毒)。
消毒劑配制:按照產品說明配制不同濃度梯度(如推薦濃度、半濃度、雙倍濃度),確保溶液均勻性。
中和劑選擇:選擇與消毒劑匹配的中和劑(如硫d硫酸鈉中和含氯消毒劑),并預先驗證中和效果(避免殘留消毒劑干擾后續(xù)檢測)。
細胞培養(yǎng)物:準備用于病毒培養(yǎng)的敏感細胞系(如Vero細胞用于冠狀病毒)。
設備與耗材:準備生物安全柜、恒溫培養(yǎng)箱、離心機、移液器、細胞培養(yǎng)板等。
病毒擴增:將病毒接種至敏感細胞系中培養(yǎng),待細胞病變(CPE)達80%以上時收獲病毒液。
病毒純化:離心去除細胞碎片,測定病毒滴度(如通過TCID50或空斑試驗),調整至統(tǒng)一濃度(如1×10?PFU/mL)。
消毒處理:取定量病毒懸液與不同濃度的消毒劑按比例混合(如1:1體積比),設置多組作用時間(如30秒、1分鐘、5分鐘、10分鐘),模擬實際使用場景。設置陽性對照(病毒懸液+無菌生理鹽水,未加消毒劑)、陰性對照(無菌培養(yǎng)基+消毒劑,無病毒)、中和劑對照(驗證中和劑是否完q終止消毒劑活性)。
中和反應:到達設定作用時間后,立即加入中和劑終止反應,混合均勻并靜置5-10分鐘。若消毒劑無配套中和劑,可通過稀釋法降低其濃度至非活性水平。
培養(yǎng)觀察:將中和后的混合液接種至敏感細胞中,培養(yǎng)48-72小時,觀察細胞病變效應(CPE),計算病毒滴度下降值。
結果檢測:使用實時熒光定量PCR(qPCR)檢測病毒核酸殘留量,需結合細胞感染法區(qū)分滅活病毒與殘留核酸;通過瓊脂覆蓋法計數(shù)病毒空斑數(shù),直接反映存活病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