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慢性毒性是指實驗動物連續(xù)多日接觸較大劑量的外來化合物所出現(xiàn)的中毒效應。所謂較大劑量,是指小于急性LD50的劑量。
全身毒性是科研使用中的一種潛在的不良反應,可由于器械或材料可瀝濾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謝到達不與之直接接觸的人體部位而產生一般毒性作用,以及特異性靶器官和器官全身毒性作用。
亞慢性全身毒性:反復或持續(xù)接觸試驗樣品后在動物壽命周期的某一階段發(fā)生的不良反應;亞慢性靜脈研究一般規(guī)定接觸時間為14d-28d。
實驗動物和染毒途徑
1、實驗動物的選擇
亞慢性毒性作用研究一般要求選拔兩種實驗動物,一種為嚙齒類,另一種為非嚙齒類,如大鼠和狗,以便全面了解受試物的毒性特征。
由于亞慢性毒性試驗期較長,所以選擇被動物的體重(年齡)應較小,如小鼠應為15g左右,大鼠100g左右。
2、染毒途徑
亞慢性毒性試驗接觸外來化合物途徑的選擇,應考慮兩點:一是盡量模擬人類在環(huán)境中接觸該化合物的途徑 或方式,二是應與預期進行慢性毒性試驗的接觸途徑相一致。具體接觸途徑主要有經口、經呼吸道和經皮膚三種。
中科檢測擁有完善的實驗場地和各類大型檢測儀器設備,建設有工業(yè)消費品實驗室、生態(tài)環(huán)境實驗室、材料可靠性實驗室、食品安全實驗室、家電實驗室、醫(yī)療衛(wèi)生實驗室、動物毒理測試實驗中心、化妝品功效評價中心及適用于特殊試驗的實驗場地。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wǎng)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