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車橋企業(yè)高層分享未來商用車橋的發(fā)展趨勢
趨勢一:整車廠對車橋B10壽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車橋作為一部車輛中的關鍵部件,其長壽命及可靠性是客戶的核心訴求,因此,商用車整車廠也對車橋供應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整車平臺,整車廠希望配套車橋的B10壽命能夠達到80萬、120萬、150萬甚至180萬公里(B10壽命是業(yè)內衡量一款車橋產品可靠性的比較通俗的標準,打個簡單的比方,配套在某款車型上的車橋,如果在車輛行駛至80萬公里時,其中10%的車橋發(fā)生了故障,需要維修或更換,那么該車橋的B10壽命就是80萬公里)。
目前,國內各大車橋配套廠家也在努力提升自身產品的工作壽命,現(xiàn)在的通行做法是安裝車輪六分力傳感器,采集道路載荷譜,研究并提升車橋的設計壽命。
趨勢二:逐步提高車輛的出勤率
車輛的高出勤率對于客戶的經濟效益是重要保障
車輛的高出勤率對于商用車用戶的經濟效益是一項重要保障,因此,通過改善車橋的可靠性、延長換油里程,以及免維護技術的應用,都能對提高車輛出勤率起到積極的作用。
趨勢三:縮短與進口車橋的傳動效率差距
我們通過這組國內某商用橋傳動效率的測試數(shù)據可以發(fā)現(xiàn),與較的進口橋相比,國產單級橋的傳動效率低了2%以上。產生傳動效率差距的因素主要包括齒輪嚙合、軸承滑動、油封摩擦,潤滑油攪動、飛濺等等。作為車橋的配套廠家,要想縮短傳動效率的差距,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xiàn):改善零部件的裝配精度;優(yōu)化齒輪的支承剛性;正確選擇潤滑油,降低油面高度(但保證充分潤滑);降低油封摩擦。
由濰柴動力、法士特變速箱和漢德車橋重磅打造的“黃金產業(yè)鏈",無一不在重卡市場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黃金圣斗士身處重卡配套產業(yè)鏈的頂端,其戰(zhàn)斗力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重卡的強實力。
濰柴動力是中國重型發(fā)動機的代表,法士特是重卡變速箱界的,漢德車橋也正以越來越強的核心競爭力將自身打造成“中國重卡車橋"。
“漢德車橋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技術的*性方面在國內做的,這個‘好’主要體現(xiàn)在適應市場趨勢、滿足用戶需求,為用戶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上。比如,在產品輕量化方面,漢德每根車橋可減重20-50千克,加上更高的傳動效率,不僅大大降低了油氣資源的消耗,更為用戶節(jié)約了不少成本。另外,高可靠性也是漢德車橋的一大優(yōu)勢,相比同類產品,漢德車橋的故障率低一半以上。這些特點和優(yōu)勢,帶來的就是用戶收益的化。"漢德車橋總經理王占朝如是說。
從1968年建廠至今,漢德車橋已有了近50年的車橋研發(fā)、制造經驗,即便是從2003年3月18日公司成立來算,漢德車橋也已走過了個十年。
2013年成立十周年之際,漢德建廠以來累計生產的第200萬根橋總成下線。如今,13載春秋匆匆而過,“經過時間的歷練,漢德積淀下來的寶貴財富就是專業(yè)。專業(yè)與不專業(yè)的企業(yè)一定有差別,這么多年,漢德車橋形成的基因其他企業(yè)是難以模仿的。可靠性高、故障率低就是漢德車橋的基因之一。"王占朝說。
此前,一業(yè)內專家就曾表示:國內重型車橋行業(yè)浮躁現(xiàn)象嚴重,能夠實現(xiàn)自主開發(fā)的產品幾乎沒有,大多數(shù)企業(yè)都奉行“拿來主義"而忽略了對中國重卡市場的適用性研究,結果是生產出的車橋漏油、噪音大、有異響等問題突出。
王占朝表示,在當前市場需求不足的大環(huán)境下,漢德車橋在企業(y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始終扎扎實實地致力于產品的升級換代工作。其首要任務便是提高整橋的可靠性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